中国特产供求网中国特产供求网

中国特产供求网
汇集全国土特产,特色美食,旅游景点,旅游攻略,全国特产礼品识

丝瓜

丝瓜仲夏时节,来到慈溪中北部的新浦镇一带沿海农村,就仿佛感觉已置身于一片绿色的世界。这里,并没冠盖如云的参天大树,也不见气势如虹的茂密丛林,有些只不过一架架结实的棚架。那叶密千层绿,花开万里青的绿色植物丝瓜游藤走蔓交错相叠,布成一张翠绿的天...

  丝瓜

  仲夏时节,来到慈溪中北部的新浦镇一带沿海农村,就仿佛感觉已置身于一片绿色的世界。这里,并没冠盖如云的参天大树,也不见气势如虹的茂密丛林,有些只不过一架架结实的棚架。那叶密千层绿,花开万里青的绿色植物丝瓜游藤走蔓交错相叠,布成一张翠绿的天幕,遮挡夏日太阳的炽热,留下一片荫凉。纵眼望去,那些垂挂在棚架上的丝瓜果犹如岩洞中倒挂的柱石,让人叹为观止。   川原一片绿交加,深树溟溟不见家。借用这句诗来描绘夏季时慈溪沿海的农村,是比较合适不过了。   慈溪沿海农村种植丝瓜始于民国25年,即1936年,是从上海引入试种的。丝瓜属一年生蔓草葫芦科瓜果类植物,关于丝瓜的形态性状特占及用途,明代李时珍在其《本草纲目》中有详尽的描述。   丝瓜,2月下种,生苗引蔓,延树竹,或作棚架。其叶大于蜀葵而多丫尖,有细毛刺,取汁可染绿。其茎有棱,六7月开黄花五出,微似胡瓜花,蕊瓣俱黄。其瓜大尺许,长一二尺,甚至三四尺。深绿色,有皱点,瓜头如鳖首,嫩时去皮,可烹可曝,点茶充蔬。老则大如杵,筋络缠扭如织成,经霜乃枯,惟可藉靴履,涤釜器,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。内有隔,子在隔中,状如括楼子,黑色而扁。唐宋以前无闻,始自南方来,故曰蛮瓜,今南北皆有之。其花苞及嫩叶、卷须皆可食也,以为常蔬。   丝瓜的种植比较便捷,但亦需施肥、除虫、删剪芜枝。丝瓜最怕台风秋霖,遇之则棚倒、花落、瓜烂,一无收成。丝瓜开花都为单性,雌雄同秆,不断开花,不断结果,终霜为止,然以夏初结的瓜最好。花落后不久长出的稚瓜可作羹而食,且味道鲜美,但成熟后的丝瓜络具备较高的经济、医药价值,所以大家一般不将瓜作食用。成熟后丝瓜收摘后须入水浸泡,烂去表皮和里面的瓜籽,剩下的网织状纤维柱体就是丝瓜络。大家一般将它和麦冬、红花并称为慈溪三大药材。作为药材的丝瓜,具备祛风化痰、凉血解毒等功能。丝瓜络除医用外,更是理想的工业材料。慈溪农村所产丝瓜络素以洁白、个大、挺直、质坚著称。进入80年代,慈溪的丝瓜络生产进步较快,长期种植在2500亩左右,产量约150吨。
1980年,慈溪种植丝瓜络达4500亩,总产量达440吨,居全国之首,成为浙江最大的丝瓜生产基地。慈溪丝瓜络约三分之二出口欧美、东南亚国家,要紧的创汇农商品之一。
转载请注明来源:中国特产供求网 » 丝瓜:https://www.wzhile.com/news/202504/17/2146.html